开元教育官网
严守五条“红线”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
来源:高能环境   |  2015-06-02 总浏览:109797

       “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。”日前,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“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。 ”

       众所周知,大熊猫是世界珍稀动物,是中国的国宝。 “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”,明白无误地告诫国人,耕地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宝贵资源,必须像对待大熊猫一样。

       耕地,是农业发展的根基,是粮食安全的保证。人均面积偏少、耕地质量不高、后备资源不足,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,决定了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,尽管耕地面积有所增加,但粮食生产实有耕地并未增加。而且,随着人口增加、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,工业化、城镇化建设,粮食、农副产品生产,都不可避免地增加用地。与此同时,退耕还林、还草、还湿等生态建设又不可避免地减少耕地。一加一减之间,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,必须实行“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”,严守耕地数量、质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、城市开发边界、生态五条“红线”。

       当务之急要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“红线”。从大城市到小城镇,从城镇周边到广阔农村,要尽快将城镇周边、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,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。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,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无法避开外,其他任何建设项目不得占用,倒逼城市建设跳出永久基本农田,实现卫星城市、组团式、串联式发展;不能以各种开发园区名义非法圈地、占用基本农田,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得准、建得好、保得住,将良田沃土、绿色田园留给子孙后代。

       永久基本农田保护“红线”单线难守,必须与划定城市开发边界、生态两条“红线”协同开展。多年来,城市扩张占用大量土地,且一半以上是耕地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、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再次明确要求,划定城市开发边界“红线”。去年,国家选择京沪穗等14个最大城市,首先开展城市开发边界 “红线”划定工作。下一步应尽快总结经验,加快步伐,争取早日把全国600多个城市开发边界“红线”划定,严格管理起来。生态“红线”是继耕地“红线”后,另一条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“安全线”,是构建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底线。应加快划定全国统一的城市生态“红线”标准体系。

       守住耕地“红线”,要坚持土地流转三条“底线”。规范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。但近年来出现一些倾向性、苗头性问题:有的地方热衷于搞行政推动,片面追求流转速度和超大规模经营;有的租赁农地经营不善损害农民利益,引发社会矛盾。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,规范土地流转,要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、耕地红线不突破、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,坚持依法自愿有偿、农地农用原则,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,因地制宜,不搞大跃进,不搞强迫命令,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在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,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。

       守住耕地“数量红线”,还要坚守“质量红线”。落实占补平衡制度,有效补充耕地,是对占用耕地的积极补救。不容回避的是,有的占多补少,有的占优补劣,有的占水田补旱地或荒山,占补耕地不仅数量短缺,而且质量低劣。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,必须确保补充耕地数量、质量“双到位”。保护大熊猫健康,要科学喂养;保护耕地质量,要科学施肥。大面积过量使用化肥、农药,加上重金属污染,我国土壤严重板结,耕地质量严重下降,必须尽快立法,建立土壤污染惩戒制度,制定土壤修复标准,依法依规保护耕地质量。

       没有健全机制和执法监督,守住“红线”就是一句空话。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亟须健全制度、完善机制、强化监管。要把耕地数量和质量、永久基本农田、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五条“红线”全部落实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、城乡规划中,协调推进。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共同责任,纳入目标考核。强化执法督察,对违法违规行为,动真碰硬、重典问责,给五条“红线”通上电,确保不被逾越。

 

分享到:
微信客服